WFU

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

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

關於油漱口,牙周醫師想提醒你的幾件事



撰文:徐志中 醫師

如果統計2014-2017年間,
牙周病醫師臨床最常被問的問題,
大概就是『 醫師,請問油漱口到底有沒有效? 』

要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 我們得把它拆解成三個面向

1. 油漱口被期望能達到甚麼效果?
2. 是否有科學性證據支持油漱口的效果?
3. 目前現行的潔牙方法,能不能比油漱口有更好的效果?



什麼是油漱口?




油漱口的概念,源自印度阿育吠陀醫學(Ayurvedic medicine)的油拔法(oil pulling)
說利用油把口腔中的細菌與毒素「拉」出來,
能美白牙齒、減少口腔中的細菌、降低發炎機會,
甚至還宣稱能改善許多慢性系統性疾病


相傳油漱口能達到甚麼神奇效果?




由於近年網路自媒體,電視養身節目的推波助瀾,
打著自然醫學的旗號,暗示不用透過麻煩的口腔清潔照護步驟,
就可以利用『 油漱口 』得到超乎想像的神奇效果。

搜尋坊間談論油漱口的文章與影片,像 [這裡][這裡][這裡]
可以歸納出這些『專家』認為油漱口能夠讓使用者:
『口味清爽』『牙齒美白』『預防蛀牙』,甚至能使『牙齦增長』。




然而如果搜尋最高實證醫學等級的考科藍實證醫學資料庫 (Cochrane Library)
會發現絕大部分的宣稱,
其實並沒有科學家真的做出實驗證明(截至2017年5月) 。

頂多在減少牙齦發炎的部分,
有幾篇零星的臨床對照實驗,
認為油漱口和傳統漱口水有相似的效果(只有相似,沒有比較好),
更遑論可以治療牙周病與預防蛀牙。



為什麼實證醫學很重要?




所有醫療行為,在使用於人體之前,
都必須藉由嚴謹客觀的實驗設計, 
找出最有效而且安全的治療模式。

這需要科學家(或醫師)日以繼夜,不斷小心求證,
才能夠證明某種治療方式(例如:油漱口)真的有效,而且是安全的。

但相反的,如果一個治療方式,
只是聽信某人或某個團體宣稱的『使用經驗』
那就不應該是說服大眾去嘗試的理由。

因為經驗是主觀的,適用在別人身上的結果,不見得適合我,
每個個體的狀況也不同,
如果沒有詳細了解所有影響的變因,
實在不應該妄加『宣布』某種治療方式的效果。



從科學的角度 油漱口合理嗎?




那些專家們,宣稱細菌的細胞膜是脂溶性(疏水性),
油漱比水更容易溶解出細菌。

然而事實是,細胞膜的結構成分雖然是磷脂質,
但大自然的精巧演化,
細菌細胞膜表面一直都存在親水的結構。

不同種類的細菌、同種細菌的不同菌株間,
都具有強弱不同的親疏水作用,
更不用提細菌細胞壁是另一層強大的阻隔。

實在無法簡單一句 『用油脂比較能溶解細菌』就能解釋。

不然我們平常洗澡洗頭都必須用油洗了




再者,牙周病為什麼這麼難治療?
很大原因就是,造成牙周破壞的細箘和發炎物質,
大都躲在類似口袋的深層結構 -『牙周囊袋』中,

牙周囊袋必須靠著特殊的洗牙清潔器具,才有辦法徹底清創。

透過漱口的方式,
抑菌劑只影響牙周囊袋表淺(大約4%深度)的細菌。
(這也是為何牙周病無法單靠漱口水就能治療好的原因)

用油漱口的方式,
頂多只能如漱口水一樣清除牙齦溝下淺層的細菌,
牙周囊袋深部的細菌無法被有效沖洗,

更不可能去除鈣化的牙結石。

必須仰賴牙醫師專業的超音波或深部牙齦下清創,
才有可能將致病菌徹底清除。




實證醫學的角度 支持油漱口嗎?




我們搜尋現今最大的醫學文獻搜尋引擎(PubMed),
尋找有關油漱口的科學文獻,從古至今僅僅只有15篇左右(2017年5月),

反觀以含氟牙膏或漱口水等傳統潔牙方式, 
證明有效的學術論文,加起來超過4000篇,
其中不乏最高實證等級的系統性比較文章。

也就是說,和油漱口這樣的方法相比,
我們非常確信使用含氟牙膏牙刷牙線與漱口水等潔牙方式的功效(與限制),
我們知道這些方法的正確劑量正確用法和適合在怎麼樣的情況下使用。

反觀油漱口,
卻幾乎沒有相對完整的數據告訴我們它的療效 (15+ vs 4000+)。




我們搜尋目前最高實證等級,
英國牛津大學,2016年整理的系統性比較文獻

結果牛津團隊搜尋從古至今(至2015年2月)的文章
發現符合客觀比較,
紀錄詳盡的臨床科學實驗,
僅僅只有『五篇』!

而且這五篇當中,
有三篇來自同一個國家同一位研究作者,
統計的樣本數量都不多(僅20-60人),
追蹤時間也不長(10-45天)
研究的對象都只限芝麻油(sesame oil)
頂多到2017年以後,有零星幾篇玄米油(rice bran oil)除口臭的研究,
這些油的製程、濃度、使用方式都沒有做定量檢測。

而且最重要的,
這些油實驗的受試者們, 在進行實驗時,
『 都保持著每日規律的潔牙 』
才能得到『油漱口和漱口水有類似減少牙齦發炎的效果 』。
(證據力等級微弱(Weak evidence of benefit))

而且以目前的科學證據,
『不能』證明油漱口可以取代日常潔牙
也『不能』宣稱某特定的油品具有最好的療效。


美國牙醫學會官方聲明



美國牙醫學會(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在2014年曾對油漱口發表過公開聲明 

摘錄結論:
1. 油漱口不能取代每天至少兩次含氟牙膏刷牙與至少一次的牙線或齒間器具清潔。

2. 頂多抑菌抗牙齦發炎效果接近漱口水,
     但美國牙醫學會也建議如果真的想用油漱,
     現有的李斯德霖(Listerine)漱口水已經是充分驗證的草本精油(Essential oil)漱口水,
     一天使用兩次,每次含漱30秒,就能達到明顯的抑菌與抗牙齦發炎功效。

3. 目前關於油漱口研究,科學實證等級不高。
     無法證明對預防蛀牙, 美白牙齒與促進口腔健康有助益。

4. 目前油漱口還沒有對人體有害的相關證據,
     但曾有使用油漱後有腸胃不適及脂質性肺炎(誤將油吸至氣管)的病例報告





關於油漱口 牙周醫師的建議




由於沒有油漱對人體造成副作用的科學文獻,醫師一般不會禁止
民眾可依個人意願使用。
(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也是實證醫學的精神,就算覺得沒道理也斟字酌句XD

以現有的科學證據(截至2017年5月):

1. 只有微弱的證據證明:油漱口有類似傳統漱口水的抗牙齦發炎功效,
沒證據指出油漱口可治療牙周病及其他慢性疾病。

2. 目前還無法找到特定油類特定濃度或特定製程,有最好的油漱效果。
不需要花大錢購買某些特定油品!
且購買時需注意油品製作流程,避免買到來路不明的油類。

3. 油漱口頂多是輔助
平時良好正確的潔牙習慣與定期給牙醫師追蹤檢查才是健康的根本。



------------------------------------------------------------------------

相關網路連結



相關內容:『這裡』『這裡』『這裡』


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

強只是一個靜態看過去的視角 從專業到創業





撰文:徐志中


先談出發點


 首先,為什麼寒冷的天氣還願意千里迢迢來參加這場演講 ?
 因為在報名這場演講之前,我有兩個假設

 假設一:成功不一定能複製,但多數成功者之間必然存在一些共同的特質。
 假設二:像這樣把各行各業的菁英齊聚一堂,百家齊放大談自己的創業經歷,
              才有機會從各種面向去推斷出成功者的共通特質。

事後驗證,假設是正確的


講者的核心 不出三種


根據我的觀察,所有講者的核心,不出三種

   極大化個人專業
   找到產品差異點
   多面向經營與行銷


不但一切的論述都源自於相同的基調
更驚人的是,講者大多同時都具備兩種以上的特質

這些講者,
有固守崗位,走向極致專業的路途上,利用不同維度的平台,極大化個人曝光率 蘇一峰
有從均一化市場找尋差異點,滲透各種媒體,發揚光大自己的核心產品
廖浩欽 曾宣靈 陳翊榮 張子誼 林宏燦
有跨界經營,善用醫師的專業背景與形象,硬是從早已水泄不通的領域開創一片新藍海
楊斯棓 劉育志

不論是哪一位,其實你會發現都無法歸類到單一的核心種類,
如果單獨只看表面上的「專業」,市場上符合相同條件的人並不少,

創業的策略若是執著於單一專業技能能夠超越眾人,到開花結果,
通常需要極長時間的累積,除非天賦萬中選一,
不然就是要陷入拚學經歷、比數量、論輩分的賽局循環裡,
而不幸的是,通常這一個區塊也早就被同行中的前輩們佔得水洩不通。

然而,我們換個角度來重新思考,
除了直線式的累積長度,
配合橫向的連結來增加寬廣度,也許是開創新賽局的契機。

從自身的黏土出發,融合新的、其他的色塊,重複性就會大大降低。
NBA搖擺人式的打法,造就這些攻擊者無法定義的進攻模式,
因為無法歸類,就無法按照既有的方式防禦,
也就創造出相對應無可替代的市場價值


持續累積、無法複製、建立個人品牌


認識了這些核心之後該怎麼辦? 種子發芽總是要有方向攀爬吧?

劉育志醫師敘述成為作家的心路歷程有提到三個關鍵目標,
我認為正好是今天一整天演講隱藏的心法,

「持續性累積,部落格讀者的數目是以等比級數成長,稿費也會隨著時間上漲」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慣用詞句,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是專屬於自己的風格」

單一特殊的色系(差異點),可以影響的範圍有限,
可是當同一色系的點複製到極大的數量,
就會形成一種色調,產生新品種的質變,
最終的目的,就是形成一種品牌

演講壓軸的三位講師,明顯可以感受到這種質變,
魏幸怡蔡依橙執行長的創業架構,
已經不是停留在單色累積的層次,而是整個色系已經有多元生態般的繁衍,

你很難定義新思惟國際的一檔課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開賣,
是從公布報名訊息和費用的那一刻?
還是往前從前一期學員心得回饋與分享?

不對,我認為從平時新思惟論壇網友討論專業職人的需求開始,
新思惟的課程就若隱若現的瀰漫在空氣中,

「看見需要的同時,也衍生出新的需求」

486先生的核心,更讓我大開眼界,
他不作供應,也不是銷售,
而是踩在供應與銷售兩端的引路人,
憑著對品牌與信任的操作,創造出無法想像的廣闊價值

其實到了最後,我是覺得已經有點超出我所能理解的範疇了,
品牌的累積是一個立體的概念,我仍然在思考,

也許就像是楊斯棓醫師所說 - 最終就是教父等級的絕對領域


最佳解的自媒體 = 網路


如果說多面向的經營方式,是成功者勢必涉略的核心能力,
那自媒體的運用,絕對是達成這段目標的必要手段,
而不論從哪一位講者的經驗,都不難發現自媒體的最佳解答就是:

網路


赤木剛憲說「誰能掌握籃板球,誰就能掌握比賽」
我想在創業的市場也是同樣道理

誰能掌握網路資源,誰就能掌握話語權,就能掌握市場的風向」

最後,想借羅胖的這句台詞來期勉自己

「強是一個靜態看過去的視角,而不是真實的真相與底色」

創業真實的底色,存在於出發的起點與過程中的執著,
今天台上所有的講者,都找到自己的差異點,持續往個人品牌堆疊之路邁進,
期望不久未來的自己,也能帶著同樣獨特的底蘊,往經濟獨立之路前進。

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Dentsply 2015 年會





睽違兩年


自從前年參加高雄區的年會有幸見到祖師爺Dr.Albrektsson本人,
睽違兩年,這次在維多麗亞酒店重聚
時代趨勢,不免俗,本次大會國外三位講師的主軸大概放在數位牙科,
倒是國內許多醫師展示的case與臨床治療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Is Guided GOOD ?


Prof. Clark Standford
如何以Digital workflow改變植牙流程
針對Guide surgery準確度 
引用  Nickenig and Etner 2007 
和計劃放入的位置相比 :

  1. 軸向誤差                  7.25 2.67度
  2. 植體shoulder        1.45 +  1.42 mm
  3. 植體根尖                 2.99 + 1.77 mm
Van Assche  JCP 2007
和計劃放入的位置相比 :

  1. 軸向誤差                  2 + 0.8 度
  2. 植體shoulder        1.1 +  0.7 mm
  3. 植體根尖                 2.0 + 0.7 mm
簡單結論
『齒頸大約偏1mm,植體根尖大約2mm,角度十度以內』

另一個有趣的文獻
『植體植入後在癒合的初期,會讓鄰牙的搖動度增加』
這樣的意義在,立即負載的植體,
如果鄰牙本來搖動度就比較大,可能癒合的過程會造成都是植體在承受咬合力


No Pink Esthetic, No Esthetic


蕭連豐醫師的想法和我一樣,

組織處理才是根本關鍵
temp polish好,可以讓牙齦完全不會發炎

陳鼎岳醫師利用CAD/CAM,

提出一個合併Screw retain 與 Cement retain abutment的好方法

數據記憶點 

Lang 2004 :        
  植體贗復物五年追蹤 完全沒有prosth complication的只有61%
Simonis 2010  :      
  植體贗復物十年追蹤 完全沒有prosth complication的只有61%
  植體贗復物十六年追蹤 完全沒有prosth complication的只有51%

『所以長時間來看,幾乎一半的病人都得維修贗復物』

Jasen 1997 :
  Screw retain 的 Casting abutment 誤差(microgap) 74-96 um
                               一般Stock abt.  1-7 um

所以『screw retain abutment開口位置必須非常好,
            若用casting,誤差就會很大』


亞再研雙雄 


說實話,這次來最主要是想親眼看看謝宗龍醫師papilla的處理
關鍵在我看來:
  1. 是連續兩顆牙位的植體(牙橋大概無法)
  2. 得依靠類似Ankylos這樣大幅度的Platform switching才有機會保存那段高起的骨粉
  3. 深度比一般3mm深,算法是3mm以外,implant shoulder還得再比bone level深2mm
  4. 放BioOss後,Gingival Former(Healing abutment) 選4.5mm的(over augment),原本希望墊高3mm
  5. VIP technique增加軟組織厚度
但我想接下來的問題不外乎是
  1.  Graft 真的穩定嗎?
  2. 若是不穩定,種的比較深會不會表示日後牙齦塌的也比較多
  3. 為什麼subcrestal 2mm ? Prof. Nentwig建議是1mm


劉欣嘉醫師的case也依舊維持水準

除了Tarnow的papilla數據,
Cho 2006
  也有篇針對韓國人的數據,更嚴苛:
      crest - contact : 5 mm    58.5%
                              4 mm    89.7%   Complete closure
Lindhe
  故意打薄植體的軟組織,確實會造成較多骨吸收

衫山貴彥非英文的文獻,總算讓我看到表格:
  植體唇側組織比 H:W  1: 1.5,是用回歸曲線算出,
  但圖表中隱藏,最高的牙齦極限差不多也只有3 mm 

Gingival Former的好處是可以把切口與張力最緊繃處,遠離Graft或骨頭

分兩階段ridge augmentation時,可以也做ridge splitting 再搭配mesh

但也有疑問
  1. Ti-mesh做增補時,墊軟組織不會吸收比較多?
  2. Ti-mesh似乎沒有screw 固定?
  3. Ti-mesh還在時,就做BPF?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排在兩天演講最後的講者prof. Wael Att 倒是這兩天最讓我驚豔的講者
年紀輕輕,第一次來台灣
展示的Case不僅全口重建難度高,完成的結果以美學來檢視也都非常不錯
拍照攝影與投影片編排也非常精準流利
大概以後還有機會在台灣聽得到他講了
記憶點:

  1. Zirconia 馬密蘭牙橋之前 用duralay擋住margin 然後噴砂
  2. 引用文獻 瑪麗蘭牙橋只需要黏一邊就夠強
  3. Belser有出個前牙美觀確認清單 1982
  4. 利用mock up, 除了預測適當的牙齒外型,還可以評估修型量,減少不必要的修磨
  5.  prepare 3-4周之後才印模 等軟組織回復
  6. 如果可以盡量保留enamel
  7. 取咬合紀錄的方式,因為兩邊咬合都墊高,他會一邊放temp,一邊不放,咬合紀錄沒放的那邊
  8. 利用onlay提高VD
  9. 他印植牙的模型時 認為也可稍微排銀 但建議不要放太深 1mm即可 


植牙真的適合所有年紀的人嗎?


演講過程中有舉一個前牙植牙和鄰牙不等高的病例,不是新聞,但他有引用文獻提出他認為植牙較佳的時間點:

  1. 他會看ceph和手掌的種子股,評估生長是否停止
  2. 很多文獻都說,其實20歲並不是生長的終止 『人的一生都有骨頭的變化』
  3. 他建議:男性24, 女性28歲以前不建議植牙
  4. 停止改變的年齡 :face 45歲 ; alveolar bone 65歲 
      West 1999 Daftary 2013  骨頭大約七年會一個替換